首页

日本女王招口舌奴

时间:2025-05-26 10:17:31 作者:拘留三名责任人 朝鲜披露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最新进展 浏览量:61157

  中新网福建南安8月10日电 (孙虹 赖雨桐)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10日在“成功故里”福建南安开幕,逾600名海内外研究学者、郑氏宗亲代表以及两岸郑成功信众共襄盛举。

8月10日,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在“成功故里”福建南安开幕。南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郑成功祖籍泉州南安石井镇,1624年在日本平户市出生,6岁时回到家乡居住读书。1661年至1662年初,郑成功从福建出发,挥师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沦陷了38年的祖国宝岛台湾。300多年来,郑成功一直作为民族英雄被两岸同胞传颂。

  “因为郑成功,我们与南安市一直保持友好交流,通过多次互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日本平户市副市长松田隆也告诉记者,今年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年份,与南安一样,平户市也举办了多个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的活动。

  “明年是平户市和南安市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松田隆也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市间因郑成功而建立的友好关系,也欢迎中国游客来到平户市感受郑成功的功绩和历史遗产。

8月10日,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图为“泉州港澳台青年(南安)同心交流基地”授牌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在台湾,有延平区;在南投县,有国姓井;在台东县,有延平乡;在台中市,有成功路……”新党主席吴成典感叹道,郑成功在台湾是无所不在,每个地方都有他的印记和影响力。

  “郑成功是两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吴成典认为,“我们应当以郑成功为骄傲,常思血脉相通之情,发扬郑成功精神,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开幕式期间还举办了“泉州港澳台青年(南安)同心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和精彩的郑成功主题民俗文化表演。二十四节令鼓、武士旗操,独具特色的大鼓吹、大鼓凉伞、彩球舞,展现古代最高礼节的祭祀乐舞,结合电子音乐和传统民俗表演的电音三太子以及高甲戏、宋江阵、成功船等南安特有民间艺术或武术表演于此间轮番上演。

为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成功故里”福建南安推出郑成功主题民俗文化表演。图为武士旗操。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郑成功在南安和台湾两地留下的丰富遗产见证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在台湾,民众把郑成功奉为“守护神”,供奉郑成功的祠、庙、堂约有170多处,信众达200多万人,每年都有信众组团回到福建南安郑成功陵园和祖庙进香拜祭。

  当天,在位于南安石井镇的郑成功祖庙,两岸信众按照标准道教科仪,共同参与祈福祝寿典礼暨“成功归故里”两岸民间信俗交流活动,祈盼两岸和平共进。

  “一代又一代两岸同胞纪念郑成功,铭记他的功勋,传颂他的故事,就是在不断汲取他留给后人的教益和启示,最重要的是要牢记历史、铭记先贤,携手奋进、继往开来。”泉州郑成功研究会会长洪自强如是说。

  据悉,本次文化节汇聚美食之味、民俗之趣和文化之韵,其间还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青春相约 携手成功”台湾大学生主题夏令营、台湾青年“成功故里精英行”、“金戈铁甲定成功”民俗踩街等多项配套活动,邀请海内外人士走成功路、听成功戏、品成功宴,共同推动郑成功文化走向世界。(完)

【编辑:陈海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摆脱母公司影响 物企走向更“独立”

本次活动推出的《南昌,新四军从这里走来》展览由西藏博物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联合主办。展览通过20多块展板、130张历史图片全面展示了新四军从组建到开赴抗战前线的铁血征程和新四军这支抗战劲旅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

快讯!外媒: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班比将辞职

此外,为适应载人航天工程应急发射要求,本次任务起,执行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七火箭都将设置一枚备用箭。自神舟十二号任务以来,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就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模式。如今,长七火箭也新增备用箭,如有需要,可在3个月内再次完成一次发射任务,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完)

商务部:北京等五城11月将举办50场首秀首发首展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已会同有关单位成功推动9个通用机场通过民航场址审查。其中,北海银滩直升机场、柳州市工人医院直升机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五象院区直升机场3个通用机场,已完成整改并通过民航行业备案。机场备案成功后,可开展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飞行活动。

湖南省郴州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雷纯勇接受审查调查

近日,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展出的产品中小新发现了很多即将走入大众日常生活的全新“黑科技”产品,一层薄薄的材料可以隔绝高达100℃、可画可选多种样式快速刺绣的刺绣系统……一起跟随小新的镜头来看看吧!

(乡村行·看振兴)“石头村”的绿色转型路:“撂荒地”变“致富田”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院士专家、青年英才走进青海、了解青海、建设青海,在青海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成果助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让‘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再结硕果。”陈刚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